
钢铁冶金
一、DIN50602 标准简单介绍(K法)
DIN 50602这个标准是对优质钢的非金属夹杂检查标准,里面有M法和K法两种方法,一般都采用K法。本标准规定了对特种钢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存在的非金属夹杂的检验。对此采用显微检验方法。显微检验可在金相显微镜下用全自动设备进行分析。硫化物或氧化物形态非的金属夹杂含量也可以称为纯度。
K法起评值的设定
K法起评值为K(0)~K(8)
1:空气熔炼的特种钢,如滚动轴承钢以及尺寸≥ 30 mm、具有特殊质量要求的结构钢和工具钢。(K4法)
2:真空熔炼或在真空下或按电渣法熔炼的特种钢或合金(K1法)K法执行对样品的要求:在规定样品测试面积下,至少取六个或六个以上样品测定并给出平均值。
按标号的夹杂数量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系数fg | ||||||||
0。05 | 0.1 | 0.2 | 0。5 | 1 | 2 | 5 | 10 | 20 |
K法评定并不是对单一视场做评级,而是对一单个样品规定要求的测试面积下统计每一个符合K(N)起评级视场个数的统计。
二、K法所遇到的问题及ZEISS Imager m2m 提供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怎样得到一张大的图片(如视场大小为1.5cm2)?
※方法:1:单场采集,再进行手动拼接。
缺点:人工拼接的缺点是工作量大,基本无法完成。人工拼接图像间会有接缝。影响评极结果。如单个样品的测试面积为1.5cm2,显微镜下100倍采集视场为1mm2。那么要完成一张1.5cm2大图片,单个视场须要拍摄100张以上的照片,再进行人工拼接
※方法2:使用全自动显微镜ZEISS Imager m2m,通过扫描台进行自动无缝拼图,得到一张完美的图片。
问题二:怎样解决样品不平、表面有划痕、表面不清洁?
问题解析:由于样品测试面积较大,不易制样。因此制样过程中会出现样品表面不平,边角不平。导致图像部分视场模糊、不清楚。直接影响夹杂物提取及评定准确性。如果是制样导制样品不平,不清洁,使用全自动进口制样设备,保证样品表面的平整度、清洁度及划痕。
其它原因:如压平时的方向、力度、使用的橡皮泥的作用力大小等原因导制样品分析时表面不平。
解决方案:ZEISS提共实现全程自动进行多视场扫描拍照及无缝拼接。并与调焦机构关联,实现完善的同步自动Z轴聚焦。
什么是自动聚焦?
样品表面高度不同,焦平面就不相同。所以照片有时会出现清楚与模糊的两个不同部分。同步自动Z轴聚焦工能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在扫描时,显微镜可以自动记录样品表面不同高度的焦平面。而实时聚焦。保证无缝拼接之后的大图每一个视场都是在焦平面的、都是清楚的。不会出现颜色较浅的夹杂物因模糊而提取不上,影响评定结果。
综合以上问题,想要快速、准确、完整的执行DIN50602 K法评级,必须使用全自动扫描显微镜。其它任何设备是无法完成的。